安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安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Anshu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首页 健康教育 疫苗科普知识系列(二) ——预防接种“肠道病毒71型疫苗”篇

疫苗科普知识系列(二) ——预防接种“肠道病毒71型疫苗”篇

2025-05-22
健康教育科
7

    每年春夏之交,手足口病悄然来袭,托幼机构中此起彼伏的病例报告,总让家长们揪心不已。今天,我们与您聊聊手足口病疫苗——这面孩子最需要的“防护”。

         一、手足口病:看似“温和”,暗藏危机

    手足口病并非普通感冒,它专挑5岁以下儿童“下手”。虽然多数孩子表现为发热、口腔疱疹和手足皮疹,但需警惕的是:

    重症风险:极少数的患儿多为3岁以下儿童,占患者的1%会发展为脑炎、肺水肿等重症如果不及时治疗,甚至可能会危及生命

    隐形传播:病毒可通过唾液、粪便、玩具甚至空气传播,孩子在幼儿园摸爬滚打后揉眼睛、吃手指,都可能中招。

    反复感染:感染一次仅对单一病毒亚型免疫,仍可能再次感染其他型别病毒而多次患病。

    关键提醒:重症手足口病起病急、进展快,若孩子持续高热、惊厥、四肢发凉,请立即就医!

            二、为何需要疫苗这层“防护甲”

    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多为肠道病毒71型(EV71)引起,肠道病毒71型疫苗手足口病疫苗)就是预防这一型别病毒的疫苗,虽不能预防所有类型肠道病毒,但能精准阻击最危险的“敌人”——EV71型病毒保护效果可达90%左右,能最大程度减少感染EV71型病毒的可能,尤其是显著降低其所致的重症及死亡风险手足口病疫苗属于非免疫规划疫苗遵循“知情、自愿、自费”原则接种,全程共接种2剂次能避免大额的重症治疗费用和不可逆的后遗症风险花小钱防大病,才是真省心!

            三、破除误区:这些疑问,您也有吗?

    ❌ “得过手足口病,不用再打疫苗”

    ✅ 感染一次仅对单一病毒亚型免疫,仍需接种疫苗预防EV71感染。

    ❌ “疫苗有毒副作用,能不打就不打”

    ✅ 疫苗安全性经国家有关部门严格验证,常见反应仅为接种部位红肿,无需过度担忧。

    ❌ “等疫情暴发再打也来得及”

    ✅ 疫苗全程需接种2剂次(间隔1月),建议 6月龄-5岁儿童尽早接种,免疫系统需时间建立防线!

             四、接种攻略:科学安排,事半功倍。

    最佳时机:6月龄起接种,越早越好

    接种程序:接种两剂次,间隔1月。

    特殊人群:早产儿、过敏体质儿童经医生评估后遵医嘱接种。

    温馨提示:手足口病疫苗与其他疫苗(如乙肝、流感)可同时接种,无需间隔!

            五、日常防护同样重要!顺口溜来助力。

    引起手足口病的各型肠道病毒间少有交叉保护作用,感染后也可发生再次感染(3%),即感染了其中一种型别的肠道病毒,几乎不会对其他型别肠道病毒产生保护作用,同时极少数仍可再次感染同一型别的肠道病毒。

    接种手足口病疫苗,主要预防肠道病毒71型,仍可能感染其他型别的肠道病毒,因此平时需做好一般性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日常预防顺口溜

饭前便后要洗手,七步搓揉二十秒;

玩具用品常消毒,稀释比例要配好。

发烧疱疹早发现,居家隔离别乱跑;

开窗通风晒太阳,人多地方少凑闹。

咳嗽喷嚏遮口鼻,毛巾水杯不混用

 

 

 

 

 

供稿人:
健康教育科
审核人:
李红俊
编辑:
陈琳
编审:
李红俊